棉花糖最近推出EP2, 繼幾年前推出EP "2375"及兩張專輯"小飛行"、"再見王子"後, 再次推出EP "等地球爆炸"。
一直很喜歡棉花糖, 這個從街頭藝人開始的組合。聖哲的曲, 小球的詞, 歌曲題材豐富, 講城市、講夢想、講愛情、講成長, 曲風清新, 且充滿活力。主唱小球的聲音可塑性很高, 有時溫暖, 唱起民歌般的作品如"陪你到世界終結"、"2375"、"回不去的旅人"等特別窩心; 有時充滿童趣, 唱著"好日子"這種可愛的作品同樣討喜; 但小球的聲音亦充滿爆炸力, 搖滾起來一樣出色, 像"再見王子"、"馬戲團公約"等。
最近他們推出EP2"等地球爆炸", 也快推出EP3 "逗號", 因為曲風不一樣, 不想硬將幾首單曲放在一起。等地球爆炸是棉花糖為電視劇"他們在畢業前一天爆炸"寫的, 是女生唱給男朋友的甜蜜歌曲。EP裡的兩首作品, 是詞曲一樣但編曲不同的作品。
比較安靜的"等地球爆炸"是大家在電視劇裡聽到的。簡單的結他伴奏, 看來是小球駕輕就熟的風格。聖哲也唱起歌來, 在歌曲後半段哼著旋律, 算是還可以的嘗試, 雖然我還是比較喜歡彈結他的聖哲。"一起等地球爆炸"的編曲較豐富, 節奏輕快, 讓人不禁覺得世界末日其實不是什麼一回事, 甚至可以笑著輕鬆面對。
有關世界末日, 棉花糖有這麼一個詮釋: 如果有天我們認真做的音樂, 再沒有人聽了, 這才是真正的世界末日。
對創作人來說, 沒有人欣賞的確像世界末日。搞創作, 尤其是表演藝術, 很多時間其實可能用在吸眼球上。沒有觀眾的表演幾乎不能稱得上是表演, 只可以叫自娛, 滿足自己的表演慾。棉花糖的音樂和實力絕對值得更多人的認同, 也許因為怕這個世界末日, 除了在音樂創作上不遺餘力外, 他們在吸引聽眾群及與歌迷互動上的努力同樣叫人佩服。
從商業的角度說, 棉花糖很會做PR。從禮物飛行計劃開始, 已讓我覺得他們比很多獨立樂團都努力吸引更多聽眾。在網誌上鼓勵大家直接存錢到他們帳戶裡, 他們直接把專輯寄出。在沒有助理的情況下, 自己管理帳戶之餘還要兼做信差。交換咭片計劃鼓勵樂迷寄咭片到他們的辦公室, 而小球聖哲兩人會親手寫一張心意咭回寄。還有後來的一起發佈MV計劃, 和各式各樣的宣傳活動, 讓人佩服棉花糖在歌迷互動上的別出心裁。
很多搞創作的人不太喜歡搞這種行政公關工作, 一是覺得他們搞創作跟本不是為了走紅, 二是覺得他們不擅長訂立活動或計劃裡面的細節, 更不會寫計劃書爭取什麼資源、贊助, 三是覺得他們的時間應該用來搞創作, 而不是處理一些雞毛蒜皮的鎖事, 。
不同的媒介每分鐘提供著無限量的資訊, 人的注意力有限, 單憑實力而不花點工夫吸引大家的眼球是不行的。嘩眾取寵當然是一個方法, 但與歌迷互動是更有效的方法。facebook、微博、網誌、youtube當道的年代, 藝人們爭相利用新媒體發佈消息, 讓支持者第一時間得知他們的消息, 也讓支持者覺得他們正參與在藝人創作過程裡的每一步。
我不是說搞創作是為了走紅, 所以要吸眼球, 但如果創作是一種表達、是一種分享, 那分享的過程和方法其實也很重要。
我不是說搞創作是為了走紅, 所以要吸眼球, 但如果創作是一種表達、是一種分享, 那分享的過程和方法其實也很重要。
地球還沒有爆炸, 但資訊已經爆炸的世代, 棉花糖在獨立音樂裡算是近年比較成功的新晉團體。他們的音樂做得好絕對是成功的必要關鍵, 但我認為那也歸功於有效的行政工作。我期待棉花糖在音樂創作和歌迷互動的工作上能取得一個平衡。雖說歌迷互動也是創意的一種, 異想天空的計劃也處處挑戰創作人和樂迷的想像, 但畢竟棉花糖的音樂才是大家喜歡他們的起點。
棉花糖, 繼續努力用你們的音樂和個性打動更多人吧!
(一起)等地球爆炸 - 棉花糖
作詞:莊鵑瑛(莊小球) 作曲:沈聖哲(老闆)
握你的手 那天的風好溫柔 想這樣一直走
多吃蔬菜多做運動 讓自己活得更久
我會努力 完成自己的生活 不再任性揮霍
計劃著我們的世界環遊 告別孤單的稀薄
等晴天 等雨天 等不及和你見面
等每一個大冒險
登不上 太空船 那就等地球爆炸
死在同一個地方 反正你就在身旁
等晴天 等雨天 等不及和你見面
等每一個大冒險
登不上 太空船 那就等地球爆炸
死在同一個地方 反正你就在身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