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24, 2012

east and west

為什麼西方藝術總是走在最前? 看過正在舉行的畢加索作品展, 我也許開始懂。

攝影技術的發明取代了繪畫作為紀錄事物的工具, 圖畫不再為實物服務讓它自由地演變成為為畫家服務。畫家透過自身的表述, 在畫作裡融入自己對世界的詮釋。加上當時世界正經歷著高速而革命性的變化, 自然風景、靜物、人物的描繪、事件的記錄不足以表達抽象的概念和經驗, 促成了抽象藝術的發展。

當立體派思想如何present 而不是represent現實, 如何極端地重構視覺, 如何用不同手法、拼貼表達, 如何試圖用幾何呈現立體,  同時期的中國畫作彷彿還停留在歌頌大自然的階段, 還在努力鑽研如何用不同構圖、不同色彩, 表達一朵花、一只鳥、一座山、一座塔的神髓, 畫派的突破也局限於筆法的改進和色彩的運用, 表達的思想也多是人情和對戰爭的埋怨或諷刺。

讀書時學過中西醫的分別, 中醫整全, 西醫割裂, 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但現在發現現代主義如何從文學、美術、建築、音樂等不同角度衝擊當時的西方社會, 才明白這影響社會的思潮如何成為一套整全的革命精神, 帶領西方美學走在前頭。中國傳統的宇宙觀、自然觀也許整全, 但只能教會我們追溯對大自然的崇敬, 卻少有能革命性地帶領我們思想上的提升。

畢竟我們也知道, 中國傳統的藝術都是工藝, 是過了不知多少年才意識到arts 的追求, 不純粹建基於craft, 也在乎思想與創意的突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