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30, 2012

別滿足於以為自己在make a difference


先說在前頭, 五月天的不少歌曲, 我也很喜歡。從瘋狂世界到現在的乾杯, 一樣喜歡。

五月天愈來愈受歡迎了, 愈來愈多人更專程飛去台灣為了一睹小巨蛋裡的五月天。朋友說她一開始聽五月天的時候, 他們在紅館的演唱會門票才賣八十塊, 現在不消一個小時, 多貴的票都賣光了。

他們有多熱血, 多勵志, 在這裡不多談了。但如果要說他們是華語樂壇裡獨一無二, 跟其他偶像派有多不同, 倒不太認同。其實華語世界裡賣夢想、賣青春、賣精神的音樂不少, 只是他們不少是獨立音樂, 不夠入屋, 五月天受歡迎可能是因為他們較其他歌手早開始意識到城市人的生活需要一些突破, 比較早開始意識到生活需要一些why why not, 而不是只做別人教你做的。他們最大的成功是把這些想法放在音樂裡面, 阿信的厲害是把這些想法, 或詩意、或生鬼地用很貼近生活的語言呈現出來, 讓大家很有共鳴。 加上他們的音樂都很順耳, 大多是容易讓人很投入很high的流行曲旋律 (姑且不要說很K), 想像如果同樣的歌詞配上不搶耳的旋律, 不搖滾, 所有歌曲只有簡單的鋼琴或結他編曲, 渲染力也許會大減了。他們的成功也因為他們不只賣理想, , 也賣一些價值, 像活在當下、珍惜眼前人一類, 他們更會賣愛情、親情, 好像 突然很想你, 我不會讓你一個人孤單等, 而那些才是他們近年最入屋的歌曲。

很多人在五月天的音樂裡得到激勵, 但激勵過後呢?

大多數人喜歡的也許不是他們賣的精神, 而是喜歡那種吶喊, 說白點, 人喜歡的是easy solution, 有多少人high 過後, 在演唱會大叫大唱後真的跑去尋找夢想? 有多少人真的有夢想? 我想很多人的夢想, 就是尋找夢想吧。彷彿喊了一句, 我要尋找夢想, 我要make a difference, 已經距離達成夢想邁進一大步。歌曲告訴你要跳出框框, 告訢你雖然make a difference需要勇氣, 但趁青春你要做! 卻從來沒有告訴你豁出去之後得到的不是海闊天空, 而是重新開始的艱苦經營, 實踐夢想的glamour背後的艱苦, 大多數人清楚明白, 正正也因為明白, 才滿足於這種吶喊。

陶醉於(尋找)夢想表面的光鮮, 也許正是流行音樂跟我們最接軌的地方, 大多數人享受的是音樂的氛圍, 享受的是 我可以改變的一刹那感動, 正如我們羨慕別人豐足生活外表的光鮮,  卻討厭發現背後所需的付出。

單單聽五月天的音樂足夠就讓你覺得自己不滿足於庸俗芭樂的流行曲嗎? 足夠讓你覺得我不屑偶像派的音樂嗎? 聽他們的歌足夠讓你以為自己不是人云亦云? 足夠讓你以為自己已經開始追求夢想了嗎



五月天愈來愈受歡迎不禁讓我想到到底愈來愈多人覺得被困還是愈來愈多人覺得被困但又甘於只在流行音樂裡找答案?

真正對生活有期待的人, 大概不需要他們的激勵。叫別人尋找愛與夢想, 誰不會? 如果真的要make a difference, 便不要只沈醉於別人叫你make a difference的迷思裡。

從瘋狂世界時代開始聽五月天的歌迷們, 大家應該也不是十八廿二了吧, 別只滿足於大唱大喊, 行動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